蔡宏:“探废墟”成新风尚,三招变废为宝
作者:365bet官网 发布时间:2025-10-30 09:20
探索遗迹的“特殊游客”,又称“遗迹爱好者”,已经成为一个独特而小众的群体。在他们眼里,废弃的工厂、公共建筑等,有一种废弃的美、孤独的美、悲伤的美。它们是完美融入人类创造“回归自然”过程的自然状态,代表着一种“时间的现实”。近年来,“垃圾探索”逐渐成为年轻人的一种潮流,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享受与过去的时空连接、互动的独特体验。在此背景下,如何变“废”为财富,挖掘“废墟”中蕴含的文化旅游资源,将其转化为兼具品牌价值和商业价值的文化旅游消费新空间、新场景、新商席,实现城市更新和社区融合发展,是一个富有挑战性和丰富性的实践领域。纽约嗨gh Line公园是废弃铁路改造的典型例子。高线公园前身是纽约中央铁路西端的一条高架线,建于1934年。在20世纪80年代逐渐废弃并停止运营,此前面临拆除。 1999年,高线之友推动其转型为公园。在景观设计上,公园保留了部分铁轨和旧工厂,以体现纽约中央铁路及其线路的真实性。同时,铁轨上自然生长的野花植物也将保留下来,凸显铁路废弃时的年代感。此外,公园还规划了多处举办音乐会、艺术节的广场,设置了滨水景观、草地休息区,引入了咖啡、餐厅、画廊等多种业态。高线公园 (High Line) 于 2009 年开业后,迅速成为热门景点化在纽约。它不仅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了各种休闲场所,而且刺激了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区的繁荣。据相关数据测算,从2007年到2027年,高线公园将为纽约市累计创造14亿美元的税收收入,并为周边地区的新项目带来数十亿美元的投资。 中国城市的工业配置过程中,产生了许多工业遗存。例如,北京市门头沟区“一线四矿”之一的王平煤矿,是北京最具代表性的废弃煤矿之一。矿山设施齐全,有火车站、矿洞、办公楼、宿舍等。它保留了完整的20世纪80年代和1990年代的风格,吸引了大量的探险和摄影爱好者。此外,还有多项成功的改造离子病例出现在分散在四川、贵州等地区的“三线”地点。例如,“贵阳轴承厂”遗址将工业遗址与红色文化、数字科技相结合,打造“贵阳长征数字科技艺术馆”。成功对“第三条战线精神”和长征文化进行创新设计和创意表达,实现了从“工业遗址”到“国家文化地标”的跨越。总结国内外“联姻富贵”的成功经验,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尊重历史,注重创新。许多废弃建筑项目在开发过程中保留并保留了工业遗存的独特历史印记,创造了独特的IP文化。与底特律消防局一样,总部大楼后来改建为底特律基金会酒店。原消防局的特殊设施,消防杆、邮件滑道等元素被融入到酒店的设计中,成为底特律独一无二的精品主题酒店。二是平台和网络链接的思考。例如,对于相对偏远的地点,可以利用旅游专线连接城镇,缩短空间距离。此外,积极吸引创意产业、数字经济等新业态入驻,联动博物馆、美术馆举办专题展览和研究学习,打造“沉浸式工业风”旅游体验。同时,我们利用整合媒体来推广创新内容并建立在线社区。简而言之,就是把不同的平台连接起来,构建一个汇聚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网络。三是运营前端,内容为王。废墟物理空间的改造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关键是在规划初期就将运营模式和运营团队引入项目,以保持持续的经济活力。以重庆鹅岭二场文化创意园为例,园区规划了以手工作坊、美术馆等空间为代表的文创体验区,以独立书店、主题咖啡馆等为代表的商业消费区,成功利用影视剧拍摄地的优势,成为热门话题。通过集市、展览、音乐节等活动,与李子坝轻轨道口大厦等美丽场所相连,成为当地重要的文化地标。 (作者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教授、旅游研究中心主任)
电话
020-66888888